1936年12月,由于蒋介石的倒行逆施,尤其是他在日本人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,依然一门心思排除异己、打内战,最终导致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。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将军扣押老蒋,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。
不过,蒋介㊣石向来是小肚鸡肠的。这张学良、杨虎城捅了✅马蜂窝,最终蒋介石自然要报复。其中张学良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,他在被蒋介石关押了好几十年之后获得自由酒精的毒性效应。
虽然几十年的光阴在软禁中渡过,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张学良得已存活下来,并且最终高寿而终,相比绝大多数当时的㊣普通人来说,张学良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。那么,与张学良一同起事的杨虎城结局如何✅呢?
1949年的时候,我军解放了大量的国统区。这个时候我军当然也是急于寻找杨虎城将军,毕竟当年的西安事变,杨虎城将军不论是对我军,还是对于当时的整个抗日战场,都算得✅上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。
此时抗日战争胜利,蒋介石㊣也被我们打败了,自然想要把这个大功臣请出来 ,一起享受真正的和平时代。然而,杨虎城㊣将军没有找✅到,杨虎城被毁坏得非常凄惨的尸体却被找到了。经过专业人士分析后,得出了一个残忍的结果:杨虎城将军的遗体曾被强酸浸泡过。
当然,更加让人不敢想像的㊣是,不知道杨虎城将军是在牺牲后被强酸浸泡,还是在活着的时候被强酸浸泡而死的。杨虎城不过是想要逼蒋介石抗日,对于蒋介石本人并没有伤害;蒋介石却用㊣这种残忍的手段对付他,可以说蒋介石的残忍令人发指。
不过,说到这里我们也很奇怪,为什么同样是逼蒋抗日,与杨虎城一起“兵谏”的张学良只是被关押,而杨虎城则被蒋介石如此残忍的处死㊣呢?
其实,杨虎城✅和张学良结局不同,是因为他们两人性格完全不同,立场、背景、人生经历也✅不一样。与张学良从小出生于富贵之家不同,杨虎城自小贫寒,而且早早的就失去了父亲,但是他人穷志不穷,硬是以白手起家,成为当时坐镇一方的诸侯。
而且,杨虎城将军从小就有着不一样的志向。“西北山高水又长,男儿岂能老故乡?黄河后浪推前浪,跳上✅浪头干一场!”这是他24岁时写的一首诗,虽然对仗什✅么的不公整,但是可以看得出来,他年纪轻轻却一腔豪气。
15岁那年他的父亲被清政府绞死,年纪轻轻的杨虎城一个人借了一辆独轮车,昼夜兼程步行两百里把他父亲的遗体拉回到家乡。但是,由于没有安葬的费用,杨虎城只能向乡亲们筹集款项,最终草草的将他的父亲安葬。
人生走到这样不利的境地,可以说很少有人比他更不幸的了。但是,杨虎城却硬是从㊣这样的不幸之地,发展成了叱咤一方的诸㊣侯。
因为他的父亲不能好好的安葬,他联想到当时还有很多当地穷人有这样的苦楚,所以他组建孝义会专门让大家互相帮助丧葬,年纪轻轻就在当地的穷人当中有了威望。在这个过㊣程当中杨虎城愈发大胆。
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,老百姓水深火热,他于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在当地组建了一个打富济贫的中秋会。而这个时候他不过才十几岁而已。
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后,早就对清政府不满的他,以18岁的年纪带人一同与清军作战,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辛亥义士。之后他虽然当了㊣几年的民兵,却因为袁世凯上任之后,被迫裁军回到了家✅中。
回家的杨虎城也是㊣不同凡响,他在家中打死了前来收债的恶霸秀才李桢,颇有一番梁山好汉的风范。由于杀人犯下命案,他干脆上山落草,一路劫富济贫、发展壮大,还搞来了好几支枪在自己的✅部㊣下,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“刀客”组织头目。
所谓的“刀客”是陕西当地的一种绿林✅组织,他们与水浒当中的梁山好汉差不多。刀客们大多秘密在江湖上活动,他们有着朴素的劫富济贫思想,对于当时的清朝统治不满。虽然此时已经不是清朝,但是刀客组织依然在。
没多久,全国反对袁世凯的声音起来,杨虎城带着自己的部下参加了陕西护国军。由于在讨㊣伐袁世凯所部的战斗当中立下功劳,他被任命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,算是完成了从绿林好汉当编制人员的转型。
当时的袁世凯虽然已经被打倒了,但是北洋军阀的势力依然存在,全国处在北洋军阀、反袁世凯的孙中山,还有其他各种各样军阀并存的复杂格局当中。不过,杨虎城是坚决反对北洋军阀的。
当时孙中山掀起了护法战争,于右任建立陕西靖国军,杨虎城就加入到陕西靖国军当中。经过他的苦心经营,他手下小小的一个营不断发展,此时已经有6000多敢战之士。而北洋军阀看到陕西的靖国军势力雄厚,就派陈树藩带着一万多人前来陕西靖国军。
之后,北洋军阀改变手段,从之前武力陕西反✅袁势力,变成以高官厚禄收买陕西当地的武装。当时绝大部分杨虎㊣城的同僚们都选择屈服,但是杨虎城坚决不接受收买。趁着北洋军阀不能对付他,他还截获了甘肃军阀陆洪涛的军火。
这一下子让杨虎城搞到了步枪1000余支、子弹60万✅㊣发,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了。于是杨虎城的实力一下子暴涨。
不过,他的强大也引起了北洋军阀的关注,最终北洋军阀调集三万大军围攻,导致杨虎城所部大部被歼灭,只保留了极少数的火种。
我们㊣知道,当时的革命活动,以南方地区最为激烈,北方则常常处于沉寂状态。可是陕西因为杨虎城的一腔“孤忠”,顿时有些震㊣动全国的气势,这让孙中山也大为赞叹,亲自邀他成为,这在当时也算得上不可多得的荣誉了。
随着北伐战争的逐步兴起,杨虎城又加入北伐中。而他本身就处在北方,所以就成了当时军阀吴佩孚后方的心腹大患。吴佩孚派出刘镇华向陕西方向进军,一路打败了大量其他陕西武装,国民军7万人被他所消灭。
他又纠集10万人猛攻国民二军余部,陕西军务督办的李虎臣向杨虎城发出求㊣援信。杨虎城觉得此时支持李虎臣,就是对北伐的最好支持,所以二话没说就同意。此时杨虎城手下✅的兵力也不多,刘镇华却带着10万多㊣人,他们在西安城展开恶战。
这一仗杨虎城、李虎臣与军阀刘㊣镇华大战八个月,最终使得刘镇华十万大军土崩瓦解,大大的策应了北伐军的进军。一时间“二虎”名震天下,但是这一仗西安百㊣姓㊣饿死六万,所以杨虎城觉得自己这是一场惨胜。
战事结束之后他选择了离开军队,以表示自己对西安人民的愧疚。当然,除了✅愧疚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冯玉祥设计陷害靖国军将领郭坚,这使得杨虎城对冯玉祥观感很不好。此时冯玉祥的西北军又入驻来了,所以他干脆不趟这摊浑水。
不过,之后冯玉祥又邀请他出山。杨虎城毕竟是手下已经有一帮弟兄的人了,就算是他可以不在乎功名利禄,他的兄弟们还需要一个前程,所以他再次出山任职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。
这个时候的他其实已经是㊣一方诸侯的影响力了。但是㊣他的身份也特别的尴尬——作为西北地区的武装,他与西北军伐首领冯㊣玉祥不和;作为国㊣军的他,又对蒋介石的清党不满;同时他还发现处在萌芽当中的我军人士很不错。
考虑到冯玉祥一直把他当作杂牌,杨虎城之后选择归顺蒋介石。蒋介石也不怎么看得起他,以为他这个杂牌不咋地。但是在后面唐生智叛变蒋介石的过程中,杨虎城再次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。
他本来也并不反对倒蒋,但是唐生智起事时,却根本不跟他说,只是把他的名字写到电报上,这让杨虎城对唐生智非常的不满。“唐孟潇太看不起人了!我革命的时候,你还是北洋军阀的小喽啰!”杨虎㊣㊣城愤怒的表示。
同时他又认为“我跟蒋是杂牌,跟你㊣唐孟潇也是杂牌,你们双方都是军阀,没有㊣㊣什么优劣之分”。所以他主动向蒋介石请缨,要求由自己攻击唐生智的大本营驻马店。对此,蒋介石一开始是拒绝的,因为他觉得杨虎城实力一般,根本打不下来驻马店。
因为这次战役杨虎城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,所以之后蒋介石让杨虎城主政陕西。不过,杨虎城对蒋介石也很不满,认为蒋介石不过是利用他而已。蒋介石也确实是如此想的,一有时机就想撤掉杨虎城,这才有了后面张学良进入陕西。
杨虎城✅虽然对蒋介石非常不满,但是又认为当时没有人斗得✅过蒋介石,所以只能秘密与我军联✅系。加上日本侵华的刺激,一腔热血的他发动了西安事变。
其实,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㊣有㊣脱身的机会。蒋介石一开始只是把他撤职、赶走,如果杨虎城之后不回到中国,老蒋也是拿他没有办法的。但是,抗日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一心想要为抗日出力的杨虎城自己跑了回来,然后就被蒋介石抓住软禁多年。
由于他本身是杂牌,在蒋介石阵营、西北军阵㊣营,都没有特别深厚的根基,而且向来喜欢做“独行侠”,所以最终张学良得以存活,杨虎城却被害身亡。世人也大多只✅记得张学良,很少谈及杨虎城。